姓名:温宾利
职称:教授
研究方向:句法学、语言理论、语言教学
学习工作经历:
1993.09-1996.06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博士研究生,获博士学位
1990.09-1993.06 广州外国语学院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硕士研究生,获硕士学位
1985.09-1987.06 烟台教育学院英语系学习,专科毕业
2010年12月-今,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英语语言文化学院 院长
2005年9月-2010年12月,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英语语言文化学院 研究生办公室主任
2003年5月-今,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英语语言文化学院 教授、博士生导师
1998年3月-2003年4月,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英语语言文化学院 副教授、硕士生导师
1997年9月-1999年12,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英语语言文化学院 副院长
1993年7月-1998年2月,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英语语言文化学院 讲师
详细研究方向及科研成果简述:
1.科研项目
[1] 2014年广东省本科高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建设项目:应用语言学省级教学团队,负责人
[2]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研究项目“现代汉语时间指称的句法研究”(13JJD740010,2013), 2013,主持
[3] 汉语特殊型语言障碍儿童的语言缺损研究,国家哲学社科规划项目,2010,参与
[4] 最简句法理论视角下的自然语言述补结构研究 (GDUFS211-1-020),广东省211工程第三期建设项目子项目, 2009,主持
[5] 英汉句法对比研究:关系结构的推导及诠释 (02JAZJD740009),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研究项目,2002,主持
[6] 广东省高考英语复试改革,广东省考试中心专项任务,2001,参与
[7] 远程英语测试系统,国家教育部九五青年基金项目,1998,参与
[8] 远距离英语计算机教学模式,国家九五重点社科规划项目,1997,参与
2.论文专著
[1] 中动结构的句法语义研究综述,《现代外语》2014年第2期.
[2] 移位还是不移位——汉语关系结构生成方式探讨,《现代外语》2013年第2期.
[3] 基于语段的领有话题结构移位分析,《现代外语》2011年第4期.
[4] 《句法理论——最简操作与普遍语法》评述,《现代外语》2010年第2期.
[5] 论汉语兼语式的推导,《外国语》2009年第5期.《人大复印资料》转载,2010年第1期.
[6] 对汉语两类非核心论元的APPL结构分析—兼论英汉APPL结构之差异.《四川外语学院学报》 2008年第2期.
[7] 动词补语并移:基于自然词序的假设,《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》2008年第6期.
[8] 论轻动词v的纯句法本质,《现代外语》2007年第2期.
[9] 程度关系分句与引导词that的使用, 《外国语言文学》2007年第1期.
[10]“关于最简方案的访谈”述评,《现代外语》2004年第2期.
[11] 论现代汉语关系分句的限定性,《四川外语学院学报》2004年第3期.
[12] A Correlative Analysis of the 'Wh-…wh-' Construction, Chinese Syntax and Semantics, 2003.
[13] 汉语名词的可数性特征及句法实现,《现代外语》2002年第2期.
[14] 论英语自由关系分句的结构,《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》2002年第1期.
[15] “都”量化的多标志语分析,《外语学刊》2002年第4期.
[16] 两种英语关系结构的统一分析,《中国的语言学研究与应用》,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.10.
[17] 领有名词移位:基于MP的分析,《现代外语》2001年第4期.
[18] 自然语言中的关系结构,《外语教学与研究》2001年第4期.
[19] “什么……什么句”:一种关系结构,《现代外语》1998年第4期.
[20] 英语的“驴句”与汉语的“什么……什么句”,《现代外语》1997年第3期.
[21] wh-词与wh-分句,《现代外语》1996年第2期.
[22] wh-疑问分句与名词性分句的区别,《现代外语》1995年第4期.
[23] 《当代句法学导论》,编著,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,2002.
[24] 《朗声高考英语语法》,副主编,广州出版社,2009.
获奖情况:
省教学成果奖1项;获广州市社会科学研究课题招标成果奖二等奖1项。
学术兼职情况:
中国计算机学会高级会员、中国高等学校电子教育学会副理事长、广东省、广州市科技咨询专家、广东省计算机课程教学指导会委员、广东省本科高校实验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。